①聚丙烯纖維的阻裂效應得以發揮的必要條件是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同時處于變形受限和失水收縮的狀態,而這樣的條件室內或現場制作的小試件并不具備。這種差異實際上體現了用小試件評定實際結構物中混凝土強度或耐久性的不足之處,對聚丙烯纖維混凝土,這種傾向性更為明顯。其結果造成了對聚丙烯纖維在混凝土中作用的低估。②聚丙烯纖維的阻裂效應尚很難通過試驗進行定量的評價。雖然有關人員模擬現場條件制作了各種試驗裝置進行聚丙烯纖維阻裂效應的研究聚丙烯纖維聚丙烯纖維,但受各種偶然因素的作用,試驗結果的再現性不佳。以上因素造成了對聚丙烯纖維使用效果的低估和認識上的模糊。
在混凝土中摻入纖維材料最初的目的就是針對因混凝土抗拉強度不足造成的易裂問題,纖維在混凝土中的阻裂效應實際上正是提高了混凝土抗拉強度的表現,但不同品種纖維因彈性模量、抗拉強度、長徑比、摻量等不同,在混凝土中阻裂效應的作用機理和效果也不相同。鋼纖維的阻裂效應體現在阻止硬化混凝土破壞時的裂縫擴展上,是通過使硬化混凝土在裂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抗拉強度實現的,阻裂效應作用的結果是提高了硬化混凝土的變形能力,是混凝土基材在破壞后仍保持一定的延性(假延性),因此,鋼纖維的阻裂能力和纖維彈性模量、界面粘結強度和自身的抗拉強度有關 。而聚丙烯纖維的阻裂效應主要體現在消除或減輕了早期混凝土中原生裂隙的發生和發展,簡單的理解可認為是通過聚丙烯纖維提高了早期混凝土的抗 拉強度實現的,進一步分析結果是聚丙烯纖維銳化了原生裂隙的尖端的應力集中、使介質內的應力場更加連續和均勻所至。由于早期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強度很低,因此,聚丙烯纖維的阻裂能力和纖維的抗拉強度、彈性模量等指標并不明顯相關,而隨纖維細度的增大,混凝土中纖維間距的減小而增強。